为推动AI技术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探索高校教育教学创新路径,10月15日下午,伟德BETVLCTOR1946、智慧交通学院举办教师教学督导讲习营,特邀计算机学院陈蕾教授担任督导专家进行指导,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卢官明教授出席了会议。学院教学副院长丁飞主持本次讲习大会。

陈蕾教授以“AI赋能高校教育教学:案例与无限可能”为主题,围绕AI教学痛点破解、AI+专业课程设计、青年教师AI应用能力提升三大维度开展专项指导,为学院教学创新注入AI动能。讲习营上,陈蕾教授从人工智能的基本定义与发展脉络切入,系统梳理了AI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核心能力边界,引导教师建立对AI技术的理性认知。他指出,AI不仅是工具,更是推动教育范式变革的关键力量。
陈蕾教授创新性地提出“X的AI次幂”这一理念,强调教育教学中“X因素”,即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才是实现AI赋能的核心。“不是‘X+AI’的简单叠加,而是‘X的AI次幂’”,他解释道,“教师自身的专业功底越扎实,教学理念越先进,AI技术所能激发的教学效能就越显著。”这一观点为人机协同的AI赋能教学新模式提供了重要思路。
在案例分享环节,陈蕾教授结合教案自动生成、习题智能设计、课堂互动优化等典型教学场景,现场演示了各类大模型等AI工具的实际应用。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利用AI辅助完成课程大纲撰写、多层级习题生成、学情分析报告输出等环节,帮助教师提升备课效率、实现个性化教学,真正实现“AI赋能、教师主导”的智慧课堂。

在交流环节,参会教师徐劲松、毕辉、张子成、王周生等老师就AI工具选型、数据安全隐私、伦理边界等问题与陈蕾教授纷纷展开热烈讨论。他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AI作为教学创新的协作者,而非替代者,逐步构建属于自已的AI增强型教学模式。
活动最后,学院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徐劲松副教授代表学院对陈蕾教授的倾囊相授表示感谢。他表示,学院将系统梳理本次讲习营的成果,结合“X的AI次幂”理念,进一步推动AI与邮政、交通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启动系列教师培训计划,持续助力教学能力提升。
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卢官明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本次讲习营的前瞻性与实效性,指出“AI+教育”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鼓励各学院积极拓展AI技术在教学评价、课程建设等多方面的应用场景,以技术赋能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撰稿:王周生、徐劲松、经素
摄影:经素、笪凡
编辑:宁卓
初审:丁飞
终审:郭彦铮


